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日期:2024-08-15  返回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意义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只有增强系统观念,把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可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可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提供强劲动力。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可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亿人,研发人员总量多年保持在世界首位,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科技投入持续攀升,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形成一个教育、科技、人才彼此衔接、相互促进、一体协同的运行体系,使教育、科技、人才各司其职又互动协作,循序渐进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也要依靠这一法宝。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陕西作为科教大省,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济济、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秉持分类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形成独特的学科专业集群,构建适应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趋势、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拓宽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围绕重大攻关任务,强化科研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壁垒,布局培育跨领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大团队、大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张娜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胡晋瑜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作者:168wangxiao     发布时间:2024-08-15 09:53:33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明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意义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只有增强系统观念,把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可为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支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可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提供强劲动力。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可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超2.4亿人,研发人员总量多年保持在世界首位,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科技投入持续攀升,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要形成一个教育、科技、人才彼此衔接、相互促进、一体协同的运行体系,使教育、科技、人才各司其职又互动协作,循序渐进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也要依靠这一法宝。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陕西作为科教大省,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济济、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秉持分类发展的办学思路,通过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形成独特的学科专业集群,构建适应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趋势、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要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拓宽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围绕重大攻关任务,强化科研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壁垒,布局培育跨领域、跨机构、跨学科的大团队、大平台,推进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张娜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胡晋瑜